您的位置:主页 > 案例解答 >
案例解答

糖尿病足到什么程度 就只能截肢了?

添加时间:2016-12-12 15:31   浏览次数: 次    【 】   打印   关闭窗口

案例
 
 老张,58岁,糖尿病十多年,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一般在15mmol/L左右,控制得不太好。两个月前脚上小趾头不小心被玻璃划破了,他没有放在心上,结果伤口没长好,第三天开始出现了感染和化脓。
 去当地医院清创、消炎和包扎,将近一个月,伤口仍然长不好,而且脚开始发黑、化脓、肿胀,也没啥感觉了。后来整个脚趾头都溃烂了,转到上级医院,医生摸了患者脚上的两条主要动脉,发现已经没有了搏动,于是立刻让老张做了下肢动脉超声、CT以及核磁共振等检查,发现下肢动脉完全都堵塞了,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。
 用了消炎药抗感染,以及胰岛素降血糖,但是脚趾头仍然发黑、肿胀。老张特别担心是不是要截肢! 
 
为什么老张的伤口反反复复,消炎包扎都不管用?医生诊断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什么?跟老张的糖尿病有什么关系?
 
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,其实就是下肢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,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甚至堵塞。引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主要的原因有四个: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和抽烟。如果心脏的冠状动脉堵塞,就会出现冠心病;如果颈动脉狭窄,就会出现脑血管疾病;如果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,就会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。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这几类问题。
 老张患有糖尿病十多年了,当血糖控制不够理想时,动脉粥样硬化就已经潜伏在体内了。当他的脚上出现伤口时,就算消炎、包扎,控制了感染,但新鲜的血液和营养还是无法供给到下肢,所以伤口才会反反复复、久治不愈,肿胀发黑,甚至溃烂,形成糖尿病足。
 在中国,糖尿病的发病率大概是8%~9%,预计2020年将会有超过1亿人患糖尿病。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,在脚部磕磕碰碰出现伤口时,就很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足,严重时还得截肢! 
 
患者的脚已经化脓、发黑一个多月了,需要截肢吗?能不能保肢?
 
 虽然各项检查显示老张的下肢动脉全部堵塞,但只要老张经过血管外科专业医生的治疗,将血管疏通,再加上对下肢良好的清创和护理,还是可以保住脚的。
 但是老张的脚趾头已经发黑,甚至溃烂坏疽,还是需要拿掉这个脚趾头,才能保住整只脚。 
 
糖尿病足发展到什么地步,出现哪些症状,就只能截肢了?
 
 如果糖尿病足发黑、坏死的部分逐渐蔓延、扩大,已经出现了皮肤坏死,患者也不能将脚背往上勾,说明脚部组织已经形成坏疽,感觉、运动功能已经受损。脚上坏死的组织无法修复,就只能截肢了。
 因此,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脚上有小伤口,一定要重视,尽早治疗。如果老张脚趾受伤后,及时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,可能只需要一些药物治疗,不至于让伤口反反复复那么久。
 根据老张目前的状况,虽然感染和破溃已经向整个脚部蔓延了,但还是有可能疏通血管,保住脚的。如果老张的病情继续耽搁,感染、破溃往小腿蔓延,整个脚完全不能运动,就真的要截肢了。 
 
出现糖尿病足,怎么避免截肢?怎么能让血液重新供应到下肢,促进伤口愈合?
 
 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足,想要避免截肢的话,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
1、如果脚上破溃的程度比较轻,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控制血糖,适度运动。
把血糖控制好,可以避免高血糖进一步加重血管闭塞,对疏通下肢动脉是有利的;
适度运动,可以走路的患者最好坚持每天散步。虽然锻炼很难把已经堵塞的下肢动脉疏通开,但运动可以让血液通过其他没有堵住的下肢动脉流过来(医学上叫做“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”),有利于脚上伤口的愈合。
2、如果脚的破溃已经非常严重,仅仅是控制血糖和适度运动,已经不能让下肢获得充分的血供,此时就需要药物和手术综合治疗。
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,减轻下肢动脉的堵塞程度。这类药物一般都是口服药,但如果病情非常严重,急需要扩血管时,就需要静脉注射扩血管的药物,促进下肢尽快供血。
如果用了扩血管的药物还是无法增加血供,不能促进伤口愈合,就只能手术疏通血管了。 
 
回顶部
邮编:250000
电话:15560056299